首页 >> 案例实操 >>落地执行系统 >>执行再认知 >> 10000个落地案例提炼的执行套路,颠覆传统执行思维(一)
详细内容

10000个落地案例提炼的执行套路,颠覆传统执行思维(一)

时间:2019-11-07     作者:刘春风【原创】


执行误区(一)

只有再一再二,没有再三再四,下不为例


为什么团队没有执行力?

为什么执行力就是口号?

为什么天天强调执行力,团队还是没有执行力?

为什么制度规定执行不到位?

为什么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?

为什么一抓执行,员工就有抱怨,觉得有失公平,最后不了了之?

.......

其实,很多管理者,压根没有认真研究过,对执行存在很大的误区!


驻厂辅导了200多家企业,会发现企业不缺解决问题的能力,更不缺发现问题的本领,但是,最后往往都会讲一句:“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,就是做不到,经常有头无尾!”

不怕没有好创意,就怕没有执行力!到底如何提高团队执行力,如何改变企业执行现状,接下来,“整木人”会跟大家陆续讲解和连载企业在“提升执行力活动”中存在的误区和“落地执行13原则”,教你正确理解执行,彻底解决企业的执行问题。


执行力.png


企业/团队是一个组织,组织管理追求的是:目标一致,步调一致,思想一致,行为一致;而我们每个人劣根本性追求的是个性和自由,这与组织管理追求的一致性从本质上是一个矛盾体。

保障落地执行,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就是:追责。到底如何追责?

在管理过程中,管理者经常讲到“只有再一再二,没有再三再四;下不为例;第一次先警告,下次一定严惩不贷。”种种这些,管理者通常是把执行的重心放在个体的执行上,往往忽视了组织执行。那么,对于执行,到底应该怎么做?


01 明确执行指令


● 明确要执行指令是组织型还是个体型:


在企业管理过程中,当我们出现了一个问题,或者要解决某个问题时,我们会快速输出解决方案,同时制定对应的制度规范,对大家进行宣导培训来保证落地执行,在此时,制度规范面对的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个团队。

当某人第一个违规的时候,管理者第一次通常是警告,当第二个人违规时,管理者会默认为整个事件第二次违规,就会对其进行处罚,对于第一个违规的人来讲,确实是第一次,但对于第二个人来讲,也是第一次,可是管理者处理的结果是:第一个违规警告,第二个第一次违规处罚;显然,就会让第二个违规的人觉得有失公允。

现实里,很多情况是,第二个违规通过情绪来表达抗议,管理者又会妥协,对第二个违规人员进行警告,又免予处罚,接下来,问题来了,第三个,第四个.......最终,这个制度规范就成了形式,问题也得不了解决。


举例来说:公司由于打磨员工近段时间打磨打穿木皮的现象时有发生,严重影响产品质量,主管出台了《打磨管理制度》,再有打穿,便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,同时也对打磨员工进行了培训与宣导。

制度推出第二天,一打磨工就出现产品打磨打穿品质异常,主管没有对其处罚,找到员工进行了教育批评,同时召集全体打磨人员开会重申:昨天刚对大家进行了打磨规定培训,某某就又出现了打磨打穿现象,鉴于第一次,这次就不处罚了,但是要严重警告,从会后开始,如果后续谁再出现这种情况,一定追究责任,严肃处理。

接下来,又有员工打磨打穿,主管下定决心要去处罚的时候,这位员工就讲:上次某某打穿,他都没处罚,为什么要处罚我?他是第一次,我也是第一次,最后主管觉得员工讲的也有道理,加上近段时间打磨进度本来就慢,怕一追责,员工流失,结果选择了妥协。

往后,第三个,第四个员工同样打穿的时候,同样的套路,被免予处罚,一轮下来,一个星期过去了,却发现,《打磨管理制度》不过成了一纸文件,根本落地不了。

因此,对于针对个体的管理规则,第一次警告,第二次处罚,可能有用;但对于组织型的管理规则,第一次必须严格执行与追责。


组织型执行指令是:对同工种人群或对两个人以上相同管理规范而下达的指令

个体型执行指令是:对单个工种或单个员工管理规范而下达的指令


1573116482632843.jpg



02 执行的时效性


● 所有的执行动作定当出师有名,出师有名务必讲究时效性:


企业在管理过程中,很多时候,是基于某个阶段出现了某种特大问题或造成重大损失时,公司才快速发布指令来规避此类问题后续重复发生。

当第一个违规,没有接受处理,承担责任,等第二次,第三次再发生时,出师有名的感觉和氛围已经消失,员工在承担责任时,势必产生情绪,从而产生内耗,影响指令的落地执行效果。

问题当时发生,当时处理,当时追责,则是出师有名,有道理,有逻辑可寻,但如果等再一再二,再三再四以后,就不是讲道理,讲逻辑了,反而会变成“要求”,变成领导要求员工怎么做,势必会加剧与管理之间的矛盾。


举例来说:品检将有严重色差的产品漏检,包装工将产品打包发货给客户,造成客户投诉并返厂重做,对公司造成严重损失,如果当问题发生时,就对油漆师傅和品检以及包装员工追责时,员工也会深切感受到由于自己的过失,导致不良品流向客户,对公司造成巨大损失深感愧疚,此时,追究责任难度相对较小,如果仅仅是警告,同时出台《品质管理制度》,等下次犯错或其他人犯错再追责的话,那种由于自己的原因对公司造成严重损失的感觉就会减弱,不利于责任追究和落地执行。


1573116556718655.png



03 追责


● 及时追责,惩恶扬善,发挥警示作用(不做解释)


总而言之,在开展团队落地执行工作时,我们要抛弃“只有再一再二,没有再三再四”的旧观念,第一次违规,无论何种手法,何种情况,定要立即追责。


下期分享:执行误区(二)通过会议来解决问题       敬请关注



公司地址:

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元美路22号丰硕广场2008单元

邮箱:

87220814@qq.com

电话:

13066155106

0769-89775136

微信:

huayaoqg
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