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案例实操 >>落地执行系统 >>正维十法 >> 整木团队管理提升:分段治理法/清单促行法
详细内容

整木团队管理提升:分段治理法/清单促行法

时间:2019-12-19     作者:刘春风【原创】

 整木工厂的发展,现阶段是靠老板和销售在拉动,团队的步伐跟不上老板/企业发展的节奏;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唯一竞争力,企业发展离不开团队的成长,正维十法是经过200多家工厂实操与验证,提升团队管理技能、管理思维切实有效的方法。


图片1.png


一、分段治理法

针对的管理问题:


“只管结果,不管过程”,是很多老板喜欢说的一句话。但你要的结果你得到了吗?绝大多数的时候,结果都是让我们失望的。所以,我们要控制过程,化整为零,一段一段地来控,这就叫分段治理法。


考核一搞员工就跑

重赏之下没有有勇夫


解决控制问题

要懂得把控制的对象分段

然后一段一段地控制


这个与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老板一贯倡导的原则是不同的。很多老板、领导对下属喜欢讲的一句话是:你怎么做我不管,我只找你要结果。


但是,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得到让人失望的结果,你就会认为是这个人不行,于是就换人。但是,换人换来换去你会发现张三、李四、王五都差不多,因为都是工厂培养出来的,换来换去没用,有的企业就在考核上下功夫,试图通过施加压力来迫使员工努力。


但你会发现,考核只有一个结果——把人考走。因为你指标定高了,他达不到,只有走。指标定低了,很多老板不肯兑现,员工也会走。所以,考核也很难达到你想要的结果。考核为什么总是不理想呢?因为你考核的这个结果如果不是被考核者能控制的话,你考核他是没有用的。不管高低都没有用。你考核的结果要是他能控制的,这个事情就不能是一个很长的过程。过程越长,越难控制,因为它牵涉到的人和事就越多。


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,十年后我给你一万块钱,或者明天我给你五百块钱,你说你要哪个?谁都只想要明天的五百。为什么?因为明天就可以拿到。十年以后的一万你为什么不要?因为十年以后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,人有旦夕祸福,十年以后我在不在你都不知道。十年的时间太长了,中间会出现什么谁也不知道,没有办法控制。可见,时间越短,控制越好。


要想控制好,就要将控制单位划小。月计划最好分解成周计划,周计划最好分解成日计划。划小时间单位,减少变的可能,严格将事情控制住。


很多好的企业都在车间里做一个看板,那个看板上有日产量。为什么做日产量?它就是把单位缩小。比如说,一个月需要生产一万平方,那么就至少一天生产333平方,如果一天只有200平方,就知道这个产量不够,第二天就要紧张了。这里不是以一个月来控制的,而是化成一天一天地来控制,它其实让控制单位缩小了,就出了效果。太多企业一年都不算一次帐,老板只要帐上有钱就不着急,就以为是他的。我们在核算这一块至少要以月为单位,当然我们在物料的这一块那是一单一单地算,单单结案,这也是一个控制思想,就是把它的考核单位缩小。



图片2.png


在辅导一个整木定制企业的时候,要解决企业的订单准交率问题,每个月公司的订单准交率已经明确了目标值,但是我们另外设定了,每张订单延期乐捐20积分,将每个月的订单准交率指标分段到每张订单,控制效果就更好。为了便于分段治理法的实施,我们在做变革的企业都推出了一种叫“分段控制精益卡”管理卡片,卡片虽小,责任分段,清晰明了,效果很好。



二、清单促行法


针对的管理问题:


凭感觉和经验做管理,无系统思维,时常遗漏和遗忘导致出错。为了避免因为遗漏、遗忘而出错,查漏补缺,更好的落地执行,同时培养自己系统的思维,提升管理逻辑思维,我们要把流程制度、技术标准、品质标准、操作标准、会议记录、待办事项等内容,采用清单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参照。


图片3.png


读书时,老师要求同学写日记,一篇合格的日记,需要清晰的阐述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起因、经过和结果六个要素,这六个要素就是清单的一种体现方式。出门旅游,收拾东西,经常会忘记,一般采用什么办法解决呢,提前写一个清单,把出门需要带的东西写好,等到最后离开的时候一一对应盘点。


工厂里质检在检查品质的时候,需要查看尺寸、外观、材质、数量等,依据检查的要素,将具体的检查内容列个清单,便出现了工厂品检记录表,依据品检记录表检查品质,就不会遗漏品质异常点。

工厂开周会,设定了周工作总结与计划表,其中包含了数据指标达成状况、上周工作总结、下周工作计划、上周工作计划达成状况、重点事项、请求支援与帮助、重大异常、学习与提升等要素,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时刻关注的内容,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系统的并且具有逻辑关系的管理思维。


人人都会犯错,有些错误让人啼笑皆非。譬如,某医生手术时将纱布遗忘在病人体内,十年后才发现;譬如,德国某银行因错误操作,将50亿欧元错转给了四家银行;譬如,父母将孩子遗忘在高速公路服务区,行驶几百公里后才注意到,有些错误则让人追悔莫及。


1985年8月12日下午18时56分,日航123在东京羽田机场起飞约半小时后坠毁在日本高天原山。悲惨的事故震惊世界,然而,祸不单行,事故发生后,搜救人员认为不可能有人在这样的事故中幸存,加之山地陡峭,天气恶劣,迟迟不愿意进入事故现场搜救。结果,迟缓的救援队进入后,发现居然还有4名女性幸存,这次事故导致509名乘客罹难,而结果本可以不这么糟糕。

不过,这只是这个令人惋惜的故事的前半部分,更令人扼腕的在后面。事故发生后,日本政府开始了长达一年的事故调查。最后发现,这一悲剧性事故的起因,是在1978年的一次维修中,工人在本应打两排铆钉的尾翼上,只打了一排铆钉……这次事故也成为了人类历史最惨重的单机空难事故。

这样一次悲惨的事故,不禁让我们陷入沉思:一方面,以熟练细致著称的日本维修工程师却没有按照标准进行维修作业;另一方面,救援的时候,明明有救援黄金24小时的法则,但人们也没有执行。


这些事后看起来都是可以避免的事故,为什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?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:人究竟为什么会犯错?


人所犯的错误,大致有两种。

一种是无知之错,是指那些因为你不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,没有掌握某种技能而犯下的错误。譬如你小学三年级时做一道五年级的题,结果做错了,这种错误就叫无知之错。

另一种是无能之错,是那些你明明知道该怎么做,却因为一些疏忽或纰漏导致的错误。小到写文案时的拼写错误,大到我们刚刚所说少加一排铆钉导致的空难,都属于无能之错。


无知之错,情有可原;

无能之错,不可原谅。


很长一段时间,人们都在思考:到底应该如何规避无能之错?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好的方法和技巧。而在各种方法中,最为简单实用的工具是:清单


清单,可以说由来已久了。


大约秦汉年间,大臣们上朝都会拿一个长板,有象牙的,也有玉石的。这些长板名叫“笏”,主要用来记录皇上交代的重要事件,有时也用来记录大臣要上报给皇上的事件。

笏的产生,除了礼仪的用途,防止大臣有所遗漏也是重要目的。考虑到长板的面积和形状,估计上面的内容,十有八九就是一种清单体。


当然,这样的清单,与我们今时今日所使用的清单还是有很大差别的。


我们今天使用的清单,更多是针对具体问题所设定的清单,像是一份行动指南。

它会告诉你,为了解决一个问题,我们应该做些什么,注意哪些问题,完成哪些步骤。

罗辑思维最近每日为大家推送的清单,就是其中的典型——这些清单,向我们展示了面对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时,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做。


就比如“拿下目标职位的16个必杀技”。脱不花根据3年来面试罗辑思维每位员工的经验,总结出16个要点,梳理出求职时我们应当关注的核心问题。

当你准备简历时,告诉我们“把投出的每份简历,视为对这家公司的一次特定的沟通。没有标准简历的一说,每份简历都是专门准备的”。


当你到面试的公司时“注意感受整体氛围:是否够开放?人与人之间是否有很多交流?每个人的状态看起来如何?我的直觉感受是怎样的?”而当你见到面试的主管时“不要叫‘某总’,张嘴就叫‘老师’。”这份清单出来后,很多人都感慨:“原来可以这样啊!“这就是一份优质清单的作用,它会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帮你抓住问题的核心。

你无须面面俱到,只要能够抓住20%的关键点,就能解决80%的问题。


小到选择一本书,大到选择一份工作,一只股票,都可以使用清单来帮助你把握关键点。而在这之上,还有人将一生的行为准则用一份清单列出来,防止自己出错。其中,查理·芒格就是杰出代表。查理·芒格曾在演讲中谈到这样一份清单——《人类误判心理学》。

清单中将所有可能导致人类错误判断的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列出来。他在每次决策的时候,就会对照清单判断自己是否受到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干扰,从而导致错误决策。我们虽然不能确定这份清单为他带来多大的直接受益,但查理·芒格曾经说过:在规避投资风险的工具里,没有任何工具比清单更有效。


在日常生活里,在金融投资领域,没有什么方法比清单更有用,所以才工厂管理过程中,我们要习惯把流程制度清单化,把标准清单化,把落地执行与检查清单化,对于管理人员管理素质提升,团队打造与落地执行都会起到巨大作用




公司地址:

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元美路22号丰硕广场2008单元

邮箱:

87220814@qq.com

电话:

13066155106

0769-89775136

微信:

huayaoqg

seo seo